醫藥用高純水設備是專用于醫藥領域的水處理設備,其能夠為醫藥行業提供純度極高的高純水,用以醫藥生產或高精度設備的清洗。需要注意的是,醫藥用高純水設備雖然能夠提供高純水,但是其制取時需要用符合水質的進水才能產出高純水。那么醫藥用高純水設備對于進水有哪些水質要求呢?本文將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
醫藥用高純水設備對進水的水質要求
醫藥行業對高純水的要求極為嚴格,因為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醫藥用高純水設備的進水水質必須符合特定標準,以確保最終產出的水達到藥典規定的純度。進水水質的要求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水源類型、電導率、總有機碳(TOC)、微生物含量等。
1. 醫藥用高純水設備的進水水源通常選擇市政自來水或經過初步處理的地下水。水源的穩定性對設備運行至關重要,避免因水質波動影響系統性能。進水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如《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確保進水中不含大量懸浮物、余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2. 進水的電導率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醫藥用高純水設備一般采用反滲透(RO)+電去離子(EDI)等組合工藝,若進水電導率過高,會加大膜元件和EDI模塊的負擔,影響脫鹽效果。通常建議進水電導率≤500μS/cm,若超出該值,應增加預處理環節,如軟化裝置或多級過濾系統。
3. 總有機碳(TOC)含量也是重要指標。TOC主要來源于水中的天然有機物、工業污染物及微生物代謝產物。高純水系統對TOC的要求一般在50ppb以下,因此進水TOC應盡量控制在1mg/L以內,避免影響后續紫外(UV)氧化及超純化處理的效果。預處理階段可使用活性炭吸附或氧化劑分解TOC,提高系統穩定性。
4. 微生物含量必須嚴格控制。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對醫藥產品造成污染,因此醫藥用高純水設備的進水應符合《藥典》中對微生物指標的要求。一般而言,進水細菌總數應低于100CFU/mL,若微生物含量較高,可采用紫外殺菌、超濾等措施進行預處理,防止污染高純水系統。
5. 氯化物和重金屬的存在也可能損害反滲透膜及后續凈化系統,進水的余氯應控制在0.1mg/L以下,避免氧化損傷膜元件。鉛、鎘、汞等重金屬離子不僅會影響設備運行,還可能對最終水質造成污染,因此需通過適當的預處理手段,如活性炭過濾、軟化、沉淀等,確保這些污染物低于規定標準。
醫藥用高純水設備的進水水質必須滿足嚴格要求,包括水源穩定、電導率≤500μS/cm、TOC≤1mg/L、微生物含量低、硬度≤50mg/L、鐵離子≤0.1mg/L、硅≤1mg/L、余氯≤0.1mg/L等。為了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通常會采用多級預處理系統,如砂濾、碳濾、軟化、反滲透、紫外消毒等,以滿足醫藥行業的高標準要求。
本文由水天藍環保(http://www.uycs.cn/)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
可能您還想了解:
掃一掃,立即咨詢